close
金雅男 制圖
飛越寧波財富中心。(易國慶 攝) 本報記者易鶴包凌雁馮瑄楊緒忠
今年是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召開之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昨天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凝聚共識,提振信心,強調寧波上下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發展智能經濟、振興實體經濟為主攻方向,以打贏“拆治歸”三場大戰為主要路徑,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在新的一年交出更加靚麗的“經濟報表”“改革報表”“平安報表”。
穩增長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謀好發展篇、著力穩增長,實施更加精準的“雙底線”管控,充分發揮“三駕馬車”的協同拉動作用,全面掀起抓有效投資、抓重大項目、抓招商引資的熱潮,全力以赴促進外貿平穩增長,有效激發消費動能,高度重視防控風險,力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2016年1月4日和7月22日,省市舉行瞭兩次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我市共有254個項目參加,至2016年11月底,兩批開工項目共完成投資471億元,約占同期全市固定資產總投資的10%。兩次集中開工,大手筆彰顯投資力度,為穩增長、擴投資、調結構、惠民生、補短板提供瞭強有力的支撐。
寧波要躋身全國大城市第一方隊,必須有一大批“四梁八柱”的重大項目發揮支撐性引領作用。今年,我市將繼續認真謀劃建設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項目、重大產業升級等帶給寧波更強動能的大項目。
當下,擴大有效投資仍是穩增長促轉型的主引擎,今年要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的目標不放松。把招商引資作為擴大有效投資的主抓手,引進一批新的支撐型、引領性的大項目好項目。
(市發改委副主任梁峰)
我傢正對著三江口新世界項目工地。前幾年,看著原來的望江樓老房子拆除,就期盼著這塊“黃金寶地”能早點動工興建新項目。去年,終於動工瞭,眼看著建築一點點往上冒,新世界露出瞭雛形,心裡特別高興。聽說這裡將集商業、百貨、住宅於一體,未來的三江口人氣一定更旺。(市民包國新)
促轉型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念好“三字經”、著力促轉型,發揚“釘釘子”精神,持之以恒強力推進“拆治歸”,以大拆大整破除“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做到“三改一拆”不留盲區、“五水共治”持續深化、“四邊三化”全域覆蓋、“五氣共治”強勢推進、浙商甬商回歸擴量提質,加快實現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加快促進經濟轉型,必須集中力量,全力打好保護環境的攻堅戰。一是以截污納管為重點,全力打好治水攻堅戰。全面啟動“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力爭用4年左右的時間,全市劣五類水體全面消除,全市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二是以聯防聯控為抓手,全力打好治氣攻堅戰。重點推進VOCs(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和綠色港口建設兩項治理工程。到2018年全市VOCs排放量削減30%以上,達到化工企業廠界無異味。三是以風險管控為要求,全力打好治土攻堅戰。分期修復132個重污染企業原址,對現有重污染企業場址,強化源頭管控。四是以綠色轉型為目標,全力打好行業治理攻堅戰。圍繞供給側改革,持續運用污染減排、標準提升、監管從嚴、執法嚴控等環保倒逼手段,形成綠色生產方式。五是以守土有責為底線,全力打好環境安全攻堅戰。要在石化行業全面推廣LDAR技術,及時發現並消除各類隱患。
(市環保局副局長鄭玉芳)客製化刻字筆專賣|飛龍刻字筆|百樂刻字筆|SKB刻字筆|刻字鋼珠筆|刻字筆服務
近年來,寧波加快推進“五水共治”,多措並舉治理大氣污染,已經取得瞭一定的成效。但治水和治氣還應做好“長遠”文章,這既考問執政理念,也考驗執政智慧。寧波應盡快建立健全長效體制機制,鞏固治理成果,防止污染反彈,為子孫後代留下更多的“碧水藍天”。
(市環境監督員陸曉華)
增動能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下好創新棋、著力增動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實質性推進“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為契機,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全力推動現代服務業跨越發展,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始終保持改革攻堅強勢,全面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美好的未來從來都是幹出來的。2016年10月8日,全市推進“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動員大會召開後,全市上下紛紛行動,加快推進建設工作。目前,市經信委正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積極會同市財政等市級部門加強頂層設計工作,一些政策、規劃、行動計劃已基本就緒。
今年,推進“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的工作重心將從規劃制定轉向規劃推進落實。
承擔試點任務的各地各部門將進一步明確各自職責,強化各項政策、舉措落地。目前,我市多地已相繼出臺“中國制造2025”行動計劃、實施意見。江北區本月還將召開推進動員大會,進一步部署相關推進工作。
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目前已有10多傢銀行到市經信委洽談對接,調整內部機構,設立制造業部,制定鼓勵一線信貸員放手找企業項目的政策,促進更多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積極開展制造業行業創新中心建設、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材料應用保險、土地彈性出讓、單位資源要素評價等創新試點,充分釋放改革創新紅利。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我們將認真貫徹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扛起責任、勇敢擔當,以發展智能經濟,振興實體經濟為主攻方向,狠抓規劃、計劃、項目、要素保障落地,全力構建“3511”產業體系,努力開創智能經濟發展嶄新局面。
(市經信委主任陳炳榮)
2016年,黑燈智造,讓雙鹿電池成為轉型“網紅”。事實證明,傳統制造要想實現逆勢騰飛,必須勇敢地站上創新“潮頭”,敢當科技“弄潮兒”。雙鹿電池始終堅持把能工巧匠的創造力和鉆研精神發揮到極致,近年來,通過全面智能化走出瞭一條轉型升級之路。2017年,我們將充分把握有利條件,聚焦系統的“智能集成”,繼續向中高端邁進。
(雙鹿電池董事長王劍浩)
提能級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建好大平臺、著力提能級,以高能級的開放大平臺再創發展新優勢,以高水平的創新大平臺集聚發展新動能,以高品位的特色小鎮搭建發展新載體,發揮重大平臺在提升城市能級、開放能級、產業能級中的帶動引領作用。
作為梅山新區的核心區,寧波國際海洋生態科技城將積極加快推進開放升級戰略,實現高端化、國際化、生態化發展。拉高標桿、開闊視野是前提,切實發揮好新區核心區的示范、輻射和引領作用。北侖要躋身一流強區最前列,寧波國際海洋生態科技城作為其新興區域,在開發建設初始階段更要向一流看齊,以中國高度、國際視野和未來眼光推進開發開放、改革創新。
積極對標國內最前沿的一流開發開放區域。結合自身產業特點,寧波國際海洋生態科技城將對標類似於深圳前海這樣的一流強區,拉長長板,補齊短板,打造高能級發展大平臺。此外,寧波國際海洋生態科技城還將主動融入國傢、省、市的戰略中,例如“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國傢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寧波都市圈和義甬舟開放大通道、港口經濟圈等。在這些戰略中,寧波國際海洋生態科技城要找準定位,找到結合點,爭取有所作為、有所創新。
(寧波國際海洋生態科技城經發局局長黃榮程)
今年餘姚模具城項目一期投運。在這個模具城內,眾多對模具有需求的制造型企業可以不受地域、時空的限制,在線上完成對模具的設計、交易等環節,這將顛覆五金機電產品傳統銷售模式。未來,小鎮將大力推進特色小鎮業態、生態、文態、形態融合,交易額有望實現數百億元。
(多元集團董事長張堅)
拓空間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打好開放牌、著力拓空間,以建設“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和長江經濟帶龍頭龍眼為統領,統籌建設寧波都市圈和港口經濟圈“兩個大圈”,統籌拓展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推進更高水平的雙向開放,全面提升對外開放和城市國際化水平。
過去支撐我市開放型經濟快速發展的條件逐步弱化或消失,寧波參與國際經濟競爭面臨新挑戰,但有利於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的條件正在形成,寧波對外開放處在新的歷史方位。下一階段,寧波應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加快更新發展理念,賦予開放新的內涵,樹立協同開放、創新開放、改革開放和競合開放等新思維。具體來說就是逐漸從商品輸出主導轉變到資本輸出主導,從承接產業梯度轉移與服務外包轉變到全球資源配置,從單向的出口導向轉變到雙向的自由貿易,從大進大出為主轉變到優進優出並重。今後寧波可在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打造高能級開放大平臺,加快培育本土跨國公司,加大引進外商投資上尋求突破。
寧波還應引導實力企業加快引進企業國際化經營人才,提升國際經營發展能力,促進企業跨行業、跨地區、跨國別實施兼並重組與資本運作。發揮外資對寧波經濟轉型升級的促進作用,引資、引技、引智相結合。加大國際人文交流、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提振企業傢信心等等,助力打造國際經貿合作交流中心,推動國際港口名城建設。
(寧波市發展規劃研究院區域規劃部副主任孫立鋒)
目前,慈溪傢電館在俄羅斯海外倉團隊的支持下,收獲瞭優質的本土物流商以及300多傢線下銷售門店和線上銷售合作商。到去年年底SKU(產品品種)增加到100個,並從原有的小傢電跨界拓展到園林工具、漁具、汽配、童車等。未來寧波跨境電商要做大做強,還需要政府進一步推行市場采購的貿易模式,提升海外倉服務網絡和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功能的建設。
(慈溪市電子商務協會會長餘雪輝)
促均衡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彈好協奏曲、著力促均衡,強化統籌、註重協同,推進城鄉均衡發展、區域公寓整修專業規劃網-小坪數浴室設計,老屋翻修,舊屋裝潢,舊公寓裝潢,老公寓翻修,舊公寓整修,公寓空間規劃均衡發展、經濟社會均衡發展,走出一條更高質量、更加均衡的發展路子。
市住建委將認真貫徹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推進中心城區品質提升專項行動,力爭完成投資759億元。重點挖掘中心城區“濱水、歷史、文化”特色資源要素,亮出“活力港城、美麗寧波”的獨特城市魅力。在完成中山路綜合整治工程基礎上,新實施一批主次幹道整治項目,重點謀劃啟動中山路“東延西展”工程。同時,致力於讓縣城、鄉鎮、村莊更美麗,持續深入推進農村“三居”建設和小城鎮綜合整治。
對標“第一方隊”要求,高站位打造城鄉基礎設施,著力完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強化村鎮污水管網建設;努力踐行安居惠民宗旨,高要求打贏棚改危改戰役;力保房地產市場平穩態勢、力促建築業發展轉型升級。
加快轉變發展理念,高效率推動城建科學發展,在海綿城市全域化上謀求突破,力促新型建築工業化,並電動床在綠色建築規模化方面有所建樹。
(市住建委主任鄭世海)
一隻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重在“全面”,也難在“全面”。從寧波的實際來看,堅定不移推進均衡發展是全面小康的一步重棋。
(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副研究員錢斌華)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各地各部門要把今年全市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作為底線指標,確定力所能及、盡力而為、奮力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目標,主動作為、奮發有為,為全市發展大局多挑擔子,多作貢獻,同時明確瞭在實踐中要把握好的“五大關系”。
把握好
“穩”與“進”的關系
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穩是進的基礎,進是穩的保障。不穩難以進,有進才更穩。穩是主基調,穩是大局,必須穩定市場預期、穩定經濟增速、穩定社會就業,積極主動有效地防控風險隱患,牢牢守住經濟運行穩、社會大局穩這條底線。進是方向,進是目的,必須在穩的基礎上有所作為,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奮發進取,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準有效打好經濟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著力推動經濟發展進入“增長中高速、質量中高端”的健康軌道。
把握好
“實”與“虛”的關系
寧波發展從實體經濟起步、以實體經濟見長,實體經濟是寧波的立身之本、強市之基。寧波發展要振興,實體經濟首先要振興。要樹立“大抓實體、大興實業”的鮮明導向,紮實推進“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建立健全振興實體經濟的政策制度體系,推動“三去一降一補”向實體經濟聚焦發力,促進更多民間資本投向實體經濟,引導更多市場主體專註實業、堅守實業,夯實寧波經濟追趕跨越、展翅騰飛的基礎。
把握好
“新”與“舊”的關系
要遵循產業發展規律,堅持做優增量與調整存量、做大新興產業與提升傳統產業並重,用創新之匙打開新的發展之門,推動產業朝著更高、更新、更優、更綠的方向升級,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一方面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加快形成一批具有爆發力、引領力的創新型經濟增長極;另一方面要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把智能技術嫁接、滲透、融入傳統產業,著力修復激活傳統動能,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
把握好
“破”與“立”的關系
堅持邊破邊立、破而後立、破立結合,切實提高改革的精準度、實效性、受益面。“破”,就是要敢於攻堅破難,突破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破除體制機制的羈絆障礙,舍得打破落後產能的壇壇罐罐。“立”,就是要樹立改革導向,有力有效、有板有眼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真正做到“幹一件成一件、幹就幹成一流”。特別是要紮實做好行政區劃調整的“後半篇”文章,優化空間、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四大佈局,加快理順市區兩級管理體制,完善跨區協同協作機制,使行政區劃調整真正成為壯大都市經濟、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增強城市發展能級的新引擎。
把握好
“遠”與“近”的關系
抓經濟工作,既要著眼長遠、抬頭看路,在戰略上堅持持久戰,又要著力當前、埋頭拉車,在戰術上打好殲滅戰。著眼長遠,就是對重大改革試點的推進、重大戰略舉措的落實、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必須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往無前抓到底。著力當前,就是要聚焦當前影響經濟發展的重大產業投資青黃不接、外貿出口徘徊不前、招商引資難度增大等突出問題,找準癥結、對癥下藥,用改革的辦法、創新的思路加以破解,努力走出一條更有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路子。
SourcePh" >
13BCA02DC4980A40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